一、养成读书的习惯
经常有同学抱怨自己没时间读书,或者看不下去书,我觉得,这都是没有养成读书习惯的表现。
如何才能养成读书习惯呢?当然是有方法的。行为学上有一个词叫“行动触发扳机”,就是只要你采取行动,别管这行动是否自愿,你都有可能在行动中发现兴趣点。比方你假装热爱读书,可能你翻着翻着,就翻到了自己喜欢的内容,然后就爱不释手了,“行动触发扳机”就被触发了。养成习惯的关键是行动,不是思考。大脑喜欢偷懒,并且会为偷懒找各种理由,你行动起来,它就没有理由了。
二、活出生命的意义
《活出生命的意义》这本书,我在不同的人生阶段读了好几遍,每次它带给我的收获都是不一样的。
弗兰克尔在《活出生命的意义》这本书里,既讲了他在集中营的悲惨经历,又讲了意义疗法。在我看来,这本书的核心是,如何看待你所经历的苦难,并给它赋予一定的意义,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你将能够承受一切苦难。
人生有没有意义?这个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但是人生是需要意义的,人也是需要意义感、价值感的生物。大量心理学研究表明,做自己喜爱并擅长的事,是幸福感的重要来源,这也是人生意义的重要构成部分。
三、自利利他才长久
《Give And Take》,如果直译的话,应该叫《给予与获取》,这两个词也是本书的核心。
这本书讲了很多给予的好处,给予这个东西我们比较熟悉,就是利他的意思。在咱们这个社会,有段时间特别倡导利他、奉献、大公无私。这种价值观被过度宣传的结果,就是钟摆来到了另一边,大家又都不喜欢做利他的事情了。
实际上,给予和付出是人的两个独立的动机,我们可以同时拥有这两种动机,不应该把它们对立起来,这也是本书作者研究后得出的结论。
四、重新思考
《重新思考》这本书是我翻译的,和上面那本《Give and Take》是同一个作者,亚当·格兰特。
我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有一个“哇哦”的感觉。 “哇哦”的感觉来自于什么?首先是它能帮助我克服达克效应。什么是达克效应?就是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的表现高于平均水平。比方,在我们这行,每个教授都觉得自己的工作表现是中等偏上,这是一种积极错觉,不可能每个人都中等偏上,但这是我们的人性,会让我们无法正确评估自己。《重新思考》这本书,它不断地提醒我们,要对我们的观念进行反思,这有利于帮助我们打破思维定式。
另外,这本书还讲到了认知惰性。每个人都会有认知惰性,并且越聪明的人认知惰性越明显。
五、打造你的韧性
我们的社会,已经到了一个亟需打造韧性的时候。一说起韧性,可能许多人的脑子首先蹦出来的会是一些诸如坚强、刚强之类的词汇。实际上,这种联想是不对的,因为韧性的核心不是 “坚强”,而是复原力,就像小球掉在地上又弹回原位一样。
不过,韧性也不等于复原力,如果要用一个公式来表达的话,韧性=复原+成长+获益。它是由这三部分组成的,这三个在一起才是一个完整的闭环。韧性是一种天赋吗?并不是,因为后天因素同样重要。一个没有经过逆境的人,如果说自己韧性很强,这肯定是不靠谱的。你都没有倒下过呢,怎么知道自己可以很快站起来。
我之所以给大家讲韧性,因为韧性是可以习得的,怎么做到呢?人是需要掌控感的,失去掌控感会感到焦虑,甚至会习得性无助。要想避免失控,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持续小赢。为什么是持续小赢?因为大赢本身也不容易,并且,工作和生活中也没有那么多大赢的机会,反倒是小赢的机会有很多。比方,今天,你比昨天多读了一页书,这都算是小赢。小赢要记录下来,在书里面,我讲到了一个“三件好事”的工具,就是每周记录做过的三件好事。后面你再回看自己的日记,它就能提升你的自信。
六、正念的奇迹
《正念的奇迹》是越南的一个和尚写的,没有长篇大论,读起来很轻松。正念的 “念”字,上今下心,意思就是今日之心,它代表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此时此刻,活在当下。现代人为什么会焦虑?因为我们总是后悔过去,或者担心未来,就是没有活在当下。总有后悔或者担忧伴随你,你就很难不焦虑。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发现这本书里还有个挺重要的词,叫“放松”。很多时候,我们的人生都处在一种较劲的状态中。这种较劲实际上对我们是没有好处的,它会让我们陷入到情绪和一些无端的想法当中。要摆脱较劲,就需要放松。只有放松,我们才会有宁静的心绪和清澈的头脑。
网站地图 苏州通诺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2008-2021 苏ICP备20210499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