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制造业都会吸纳很大一部分大学毕业生,在这些职场新人庆幸找到工作,对未来充满憧憬的时候,他们的前辈——已在制造业内打拼了几年的师兄师姐们——却怀着深深的忧虑,他们不知道未来该何去何从.....
不管何种企业,大学毕业生进入其中从事研发、业务、生产、采购、人事等工作都要从零学起。两三年过去了,这些大学生的职位会从储干、技术员、工程师慢慢做到主管,工资也从3-4K变为5-8K。看起来有着不错的职业发展,然而事实上他们中大部分人的职位会停留在工程师及主管这个阶段,工资也会停留在5-8K之间,之后再难有进展。从主管至经理,工资发展到8K以上,对绝大多数大学生来说是很难实现的。当大部分人在前进的道路上停留下来后,他们就将在职业生涯的O形路口无休止地循环,看不到尽头。
一个公司中,最有技术含量并创造最大利润的是研发部与业务部,但制造业公司往往都只是一个代工车间。那些外资企业,他们的研发、销售中心都放在国外,中国的公司仅仅只是作为产品制造环节。虽然这些公司在国内也设有研发中心和销售中心,但产品的原创设计都在国外完成,国内的研发人员只是接收图纸,然后安排开模,将产品实现。这种情况下,国内的工程师(尤其是制造业的工程师)更确切地说只是一个产品实现技术员,至于设计方法、设计理念、工程技能和他们关系不大,他们也很难掌握真正的核心技术。外企在国内设立的销售中心功能更加单一,主要是接收国外业务人员转过来的制造订单,并跟踪订单完成情况确保出货,销售技巧、营销手段、市场开拓这些都与他们绝缘。而国内民营企业在这些方面则更为不堪。其他与产品制造有关的如生产、品管、生管、采购等职位,其中的技术含量或者说从业人员的价值更低。技术含量低则意味着门槛低,门槛低则意味着不可替代性低或被淘汰的可能性高。制造业公司的人事部每天做的就是致力于招人,或者说低工资招人,而不是致力于留住人,因为人才市场上有的是价廉物美的新毕业生。尤其是在外资企业,他们往往以最低的工资招募一个大学毕业生,两年后,当他的工资需要增长时,将其换掉,再招一个毕业生,如此往复循环,将人力成本控制到最低。这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廉价的劳动力成本。
当你进入制造行业,再转入其他行业的可能性极低,你只能在这个行业内转。制造业公司普遍缺乏培训提升机制,处在公司中层的大学生在公司里并没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层职位有限且要求很高,后来者中又有很多优秀者,在整个人才需求不断扩大的情况下,新求职者的期望下探,中间层处在前无进路后有追击的尴尬之中,看起来失去自己生存空间的日子并不遥远。业,逆水行舟,当不利的环境出现时,你是否能确保被抛弃的那些人中必定没有你?
在这个只许进很难出的围城里,作为打工的大学生们你是否有了足够的储备以避免属于你的精彩落幕呢?!这里给出一点建议:
转入研发岗位:转入研发研企业、转入真正的研发岗位:第一步:通过3-5年的研发积累,真正是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工程师(30岁、月薪8K、年薪12万);第二步:通过3-5年积累成为一个行业的骨干(35岁、年薪20-30万);第三步:通过5-10年积累(40岁、年薪30万以上)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真正改变命运!(这样自己可以有3+1选择:技术专家、技术总监、产品经理、团队创业)。
转入市场岗位:转入完全市场化的市场岗位:第一步:通过3-5年的市场积累,真正是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市场人员(30岁、月薪8K、年薪12万);第二步:通过3-5年积累成为一个行业的市场总监(35岁、年薪20-30万);第三步:通过5-10年积累(40岁、年薪30万以上)成为一个领域的市场专家。
坚守现有岗位:在制造业这条路上坚持下去,有10%的人能脱颖而出,进入经理级别、总监级别。
创业:开创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打工只能求生存!创业才是唯一的追求!成功才是目标;但这需要你有这个决心、你有整合资源能力、更需要机遇。这里有四点建议:1)创业平台选择:可以创造一个平台(自己独立创业);还可以借用一个平台(成为创业型公司股东或合伙创业);也可以购买一个平台(加盟创业);2)概念的选择:做事(寻求生存);市场(寻求生意);趋势(寻求发展)。3)需要眼光:选择大于努力!选择不对,努力白费。4)需要改变:改变自己,帮助他人改变;改变环境;只有改变自己,才能成就自己。
不防好好的静下心来,好好想想自己的未来在哪里:
1、我的真正理想是什么?
2、我下一个目标在哪里?
3、我有能力做什么?
网站地图 苏州通诺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2008-2021 苏ICP备2021049911号